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零售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零售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部分资料、表格会员免费下载,免费开通会员,请联系微信:wz6als,或联系站内管理员。

徐恭藻(原利群股份总裁)

[复制链接]
查看13100 | 回复0 | 2021-12-4 12: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png

他让利群集团从默默无闻到成为青岛零售业的龙头“老大”,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百货商厦发展成为在省内拥有8家连锁店的大型零售集团,利群的成长为社会所瞩目。
人物简介
姓名:徐恭藻
利群总裁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56年10月
籍 贯:山东省胶南
现任职务:青岛利群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
政治面貌:党员
文化程度:硕士
民 族:汉

学习工作
1975年9月-1977年7月,青岛四流中路百货店营业员;
1977年7月-1988年2月,青岛人民路百货商店营业员、经理;
1988年2月-1990年7月,青岛市百货公司体改办科长;
1990年7月-1992年1月,青岛市百货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
1992年1月至今,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

社会团体
青岛市百货零售行业协会会长;
青岛市消费者协会副会长;
青岛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会理事;
青岛市海川商务专修学校客座教授;
中华全国管理者协会会员。
代表委员
青岛市第11届、第12届人大代表;
山东省第10届人大代表。

有人说,青岛老百姓这辈子绕不开的品牌,除了海尔青啤外,就是利群。
从最初默默无闻的不足千平米的小百货店,到登顶青岛零售商业龙头;从探索医药电商,到提前布局物流领域成为品牌代理商;从破茧成蝶登陆资本市场,到“鲸吞”韩国乐天玛特华东区门店……在从区域零售商到今天跨区域、多业态大型商业集团的锻造之路上,利群始终有着更多的“想象力”。
而这想象力的背后,离不开现任利群集团董事局主席徐恭藻的考量与决断。
“打仗”时徐恭藻喜欢身先士卒,跟基层员工下仓库搬货是常态,手把手带出一支高效运转的商业“铁军”,他带领下的利群凸显着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方面,善于将本土优势发挥最大化,在新事物面前有足够自信保持定力,专注扎稳企业根基,这也是鏖战多家外来巨头时赢得胜利的秘诀;另外一方面,以睿智的眼光审视瞬息万变的市场,总会在最合适的时机、用最经济的方式“一鸣惊人”,开疆扩土,这也是为何利群能书写岛城商业传奇的缘由。
“我们每一次突破,都是围绕为顾客创造便利得出的结果。 ”从1975年踏入商业之门,这就是徐恭藻从未改变过的信念。

谈历史:
善于“第一个吃螃蟹”
从传统模式到“不停试错”
在青岛商业发展史上,利群曾作出了多个“第一”:第一家通过定向募集资金建设大型商业设施;第一家获得银团贷款进行商厦建设;第一家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 这多个“第一”的背后,也映射出徐恭藻的睿智、大胆和试错精神。
时光倒回43年前,1978年,22岁的徐恭藻被调到人民路百货店负责采购工作,一向“大胆”的他作出了当时别人敢想不敢做的事:比如他曾“擅作主张”进了一批黑白电视机和自行车,一上柜台就被抢购一空,1984年在民主选举中被推举为商场总经理,四年总经理的任职使他对商业经营管理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他也深深感受到僵化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多样急切的百姓需求之间的矛盾。
1988年,徐恭藻被调到青岛市百货公司,在体改办公室担任科长,这一职务让他在经济转轨的年代里较早深刻领悟到了市场经济规律,这对他后来把利群经营成一个成功的现代化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992年,36岁的徐恭藻临危受命,以市百货公司副总经理的身份“空降”到利群公司兼任总经理。为了打破禁锢快速发展,徐恭藻在利群内部推行了“真正”的股份制改革,这也让当年利群的年销售额创造了当时的历史最高水平。
1992年,有着敏锐商业眼光的徐恭藻决定“在台东建一座现代化的商业大厦”,当时的青岛,除了中山路附近的国货、东方、华联几座商业大厦在相继建设外,其他地方没有大商业设施,而作为历史上的商业繁华地区,台东更需要一座现代化的商厦。
当时的利群无法拿出建设商厦所需要的高额资金,徐恭藻便向市有关部门提出一个大胆申请:发行1000万元三年期高利率建设债券,使1000万资金顺利到位。但资金缺口仍很大,为此利群又决定利用股份制优势,在青岛率先向社会定向募集资金3600万元,债券和权证的发行确保了商厦顺利建成。
“胆大心细,不停试错。现在谈起来很平淡,但当时每件事都十分有难度。 ”徐恭藻回忆道,带领一个新商业体前行,不仅需要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魄力。

谈物流:
从单赛道到多赛道
“利群物流为全社会服务”
在徐恭藻看来,20多年前布局供应链物流是利群最明智的一步棋。
“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我们商场的货架从未空过,这得益于利群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徐恭藻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利群就率先在全国零售企业当中发展“买手制”经营模式,提出“零售+批发”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1997年,利群开始围绕供应链自建物流系统。
有了它,利群遇到了承接医药物流的机会,同时,利群向外扩张的压力也大大减小。同时,也正是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利群有机会进入地产、酒店等新的产业板块。经营业态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也成就了今天蓬勃发展的利群集团。
可以说,完备先进的供应链物流体系为利群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如今的利群已在“门内的新世界”运筹帷幄、纵横捭阖。
也就在前段时间,利群位于青岛胶州市新建的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地全面启用,项目总投资额约3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米。据了解,该物流基地将“可实现果蔬品日配送600吨以上,季节性存储10000吨;可提供1000余种加工品类,肉、面食等日产量可达80余吨”。
目前,集团旗下福兴祥物流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代理商和商业物流提供商。现已拥有青岛、胶州、李沧、淮安等6处大型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总仓储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自有运输车辆300余辆。
2018年6月,利群作为上合青岛峰会唯一食品总供应商,圆满完成了峰会食品供应保障工作,充分体现了强大的供应链实力。在多年来保持青岛市纳税大户、吸纳就业大户的社会地位之外,利群的社会效益再次得到彰显。
“未来的物流配送将是社会化的,一个城市以一两家配送中心为主。利群的物流已经不只是企业自己的,也是整个社会的,是服务于全社会的。 ”徐恭藻说道。

谈收购:
从行业竞争到区域竞争
多业态推进布局全国
2017年4月,青岛人熟悉的利群正式“登陆”上交所,成为青岛辖区第26家A股上市公司。
上市,无疑拓展了利群的发展渠道,却也让徐恭藻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2017年9月,利群在山东省外的第一家门店——利群连云港购物广场开业,这标志着公司市场布局开始迈出山东,走向全国。
2018年初,利群将旗下上市公司 “利群股份”的公司名称由“青岛利群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为了’利群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地域性的“青岛”两字舍弃,表现出放眼全国、扩张商业版图的决心。
当年5月,利群股份宣布,以16.65亿元收购韩国乐天集团在中国最具重要影响的华东区域门店,成为国内上市公司收购外资企业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典案例。
跨区域扩张,也是利群基于市场变化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零售行业承压运行多年,日用品、生鲜等刚需消费支撑超市营收增速持续优于百货。公司借助收购乐天华东门店,通过大量快速集中开店,不仅经营区域显著扩大,也能快速提升超市收入贡献,有效对冲市场震荡。
大浪淘沙,行业整合期过后,必然是企业集中度的加强,这也是徐恭藻面对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超市关店潮风起的当下,坚定选择逆市扩张的重要原因。
经营实力,是利群能够收购乐天玛特的底气。数据显示,利群通过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谈转型:
不止于零售聚焦服务
坚守零售本质创造双赢
这些年,实体商业一方面受到来自网络的冲击,一方面面临市场的饱和。作为一家以零售、百货起家的商业企业,想要向新商业转型并非易事。对此,徐恭藻表示:“经营无定式,没有哪个固定模式套过来就一定能成功,需要在发展中探讨。 ”
在零售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利群更深刻认识到未来竞争不只是产品的竞争。早在2004年,利群就开设了电商平台,由此可见利群的商业判断。与此同时,利群还在上市之后重点打造了B2B“利群采购平台”,取代了传统的多级分销,为中小型传统门店提供整套进货解决方案。
利群对场景的投入不止于此。从几年前开始,利群对原有门店改造升级,要以高端化、个性化、精准化的形象与消费者互动交流。这不仅是从场景识别消费者需求,更成为零售的“流量引擎”和时尚IP。
谈到新业态的打造,徐恭藻表示,供应链整合型商业模式同样为利群特色化转型夯实了基础。在购物中心业态大行其道的当前,利群趟出了一条“类购物中心”道路。
作为本土商业航母,利群稳扎稳打,没有疾走冒进,也没有裹足不前,她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伴随着胶州智慧物流基地的启动,有理由相信,有活力的利群一定会创造更多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